千帆过尽再回首,细数岁月,已然青葱不再。那段过往留下的,依然是满心激动。当我走在成长的路上,因肩上的行囊被一个个故事填满,内心更加坚强。
初识
2009年,秋。我成为了采供部的一份子,也是团队里唯一的一个女生。
入职第一天的紧张心情,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忘记:害怕自己刚毕业说错话,不知道怎么和同事打招呼,自己该做些什么等等。然而,当我跟着宋总进入职场第一站的那刻起,我才发现,自己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。因为上百平米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人。
经过宋总简单的介绍我才知道,算上我部门里只有4个人。另外的两个男同事,也就是我以后尊称为兄长的“二磊”—张磊和赵磊去了工地。见到他们已经是在我上班几天之后了。熟悉之后才知道,工地左右为难我们,为了把合同签下来,两个人蹲守去了。
原以为国企的日子会在喝茶、看报纸、打盹中安然度过,谁知道,我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作,如果现在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,那就是“泰山压顶”。在随后的日子里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,这里没有性别,而工作的强度也让我渐渐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女生。
在我还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,大量的采购合同、销售合同、入库单、提货单、出库单排山倒海般地向我涌来。审批、付款、录入台账……当我浸泡在用A4纸打印并撕成一条条单据和钢厂发票中,我满心期待着自己能像哪咤那样长出三头六臂来,帮我一把。还好,身旁的“二磊”帮助了我,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总算是磕磕碰碰地学会了。
还记得第一次和工地结算,为了不让工地为难我们,也为了得到兄弟单位认可,现在看来极为普通、简单的一张结算单,却是当时我们花了无数心血,改了一遍又一遍,直到从内容、排版、封皮改到自己都觉得是在没有地方可改的时候,才拿着它去找工地项目部签字。“嘿,我们成了!”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“二磊”签完第一份结算单后走进办公室时的那个兴奋劲。
不知从何时开始,我习惯了这种节奏和生活。无论岁月如何流转,我和宋总的沟通方式就是电话通知,因为他不是在钢厂,就是在去钢厂的路上,从拓展第一单轧二的两万吨合同到后来天钢、轧三、承钢十几万吨的采购;无论岁月如何流转,我和张磊的沟通方式就是那一堆堆excel表,因为我们两个建立的手工台账已经坚持了一年多,从日出库量1吨到后来的成千上万吨;无论岁月如何流转,我和赵磊的沟通方式就是从工地签回来的各种合同、单据,这是胜利的象征,施工项目标段从几个变成五十多个。
万事开头难,我们上路了。
筑梦
2009年,冬。
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的筷子,就是在这个冬天。这一天,我们开始年终库存盘点,13.2万吨的实物库存盘点只有6人完成。
我们穿着肥厚而笨拙的军大衣,带着棉手套、围巾,穿着厚棉裤外加棉鞋,我想,当年下乡青年的形象也不过如此吧。哆哆嗦嗦地从仓库搬出来成箱成箱的筷子,一根一根地插进钢筋垛里,然后再一根一根地拔出来,最后又一遍一遍地过数。从日出到日落,没数完,于是便叫来运输车队的司机,打开车灯继续数,直到数清为止。13万吨的库存,我们6个人仅仅用了3天。
现在想想,其实我们那时本可以不用这么认真,因为没人监督。但是,我想,也许,这就是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,让我们“身不由己”,从而忘记了什么是严寒。
为了在第二天的集团报告能给集团领导提供最准确的采购、销售数据及工作计划,我和宋总、“二磊”一直加班到凌晨3点。又怕我一个女孩子,路上不安全,他们特意一路送我直到楼下。此时的我心里万分感激,其中还夹杂着一丝窃喜。因为之前经常加班到凌晨,总是直接就睡在办公室的会议桌上,盖着羽绒服,又怕掉下来,始终不敢翻身,一晚上下来,浑身酸疼。正琢磨着这次能睡个好觉,结果没想到,还未到凌晨5点就被一阵电话铃声叫醒!“走,上班去”!又是那个熟悉的声音。
我想,当时的我心里是带着点怨恨的。倘若不回家,至少还能睡两个小时,结果却连一个小时都不到。但一想到领导的苦,心里的气立马又消除了。
这一年,我渐渐的喜欢上了马桶。因为,可以趁着上厕所的机会,坐在上面睡几分钟;这一年,我和所有同学、朋友断绝了联系,因为怕这种联系浪费时间。这一年,我只休息了3天。因为知道我不可以请假,不可以生病,我清楚我的工作需要我,我的同事需要我!
蜕变
20啷当岁,骨子里的躁动不安,繁重的工作压力,让我几度近乎崩溃。当我还没来得及学会如何变通、迂回的时候,频繁的工作漏洞,训斥,谈话,改进,开始了我另一段痛苦的旅程。我的工作开始得不尽如人意,我开始想回家,偷偷躲在厕所里哭着给父母打电话。
实在是太累了!
压力之大,实实在在地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。不过,不管什么时候,父母的安慰和鼓励都是我前进动力的源泉,这种情怀成了心中至高的信仰,搁在最神圣的角落,不轻易与人言说。
2010年,冬。
带着此刻的叛逆,我们迎来了物资公司的成立。随着新同事的陆续加入,我们的团队似乎变得热闹起来,但却依然过着加班的日子。新旧公司之间经营数据的平移,高达软件的升级,使得我们的工作强度达到白热化。
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转移,公司特别为男同事提供了休息室,一天24小时的补录单据。而我,为了给他们提供各种原始的数据,就在公司旁边的小区租了一个5、6平米见方的隔断房,方便随叫随到。就是这样一段不能保证三餐、睡眠的日子,我们持续了将近1个月。如果用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来计算的话,我们在这一个月里干了2个半月的活。
然而,我们无悔!
随着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,市场部在公司成立之后仅两月便成立了。4月6日,我接到了公司工作调动安排,4月7日立即去北辰上班!当时,我的心情就是欲哭无泪:所有的东西都在滨海新区,吃饭先不说,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,我连搬家的时间都没有,怎么办?现实就像一把利刃,冰冷的插进我脆弱的内心深处。
然而,不能有任何的迟疑,这就是我的工作。我庆幸,我成长在科技发达的时代,用2个小时便联系到一个能与人合租的地方。于是在新室友的帮助下,什么东西都没带,开始了我的寄宿生活。由于没有床铺,借用她的被褥在地上睡了一个星期,之后才开始陆续的搬家。现在想想自己胆子真是大,不知道人家是干什么的,就因为她是个女的就搬了进去。不过也正是这段经历,让我更加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。
与以前的工作不相同的是,我除了原来的工作份额之外,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角色,内勤兼职业务。
在这个人声鼎沸的市场里,仿佛是为了应和一场青春的盛宴,我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,客户、司机、仓储吊装人员,我所能看到的是一个新的世界、新的人物,汲取新的知识,面临新的生活环境。对于我来说,这些新的事物带给我的是鲜活与神奇的美丽。在市场的磨练,我渐渐的成熟,淡定,对很多的事情,也看的越来越清楚。直到后来才明白,我要经历一段这样过程,来沉淀自己的浮躁,直至,蜕变!
2011年,春。
相逢是首歌,同行是你和我。
春蒸秋尝,日子是一砖一瓦堆砌而成,现在的销售部从原来的2个人成长为一个有着8名业务人员的优秀团队。月销售量从成立之初的2000吨到今年最高20000吨。每一天,我们都在忙碌着;每一天,我们都在为着同样的目标努力着。我们付出,因为我们有梦。
世间百态,必定要亲自品尝,才知其真味;漫漫尘路,必定要亲力亲为,才知晓它的长度与距离。物资公司在成长,我亦在快速长大、成熟。我感谢这个团队,感谢这个事业,正是这些经历,让我有了诸多回味,给忙碌的日子滋润一缕缕情怀,给燥热的心灵布下一丝丝清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