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微处着墨,立意上高远,8月4日公司组织观看这部故事片《周恩来的四个昼夜》。影片讲述了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,大病初愈的周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,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,夜以继日走村入户,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。
人民的公仆为人民
大雨夜,周总理不顾疲惫,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,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……这些镜头,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“为人民服务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。
求真务实体民情
影片中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“善意”的隐瞒。周总理用“不了解真实情况绝不离开”的真心,怀揣着对百姓的真情以及关心群众疾苦,与群众交心,细致入微的真诚,最终了解了伯延公社的真实情况。
自省其身利于行
影片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,诚恳的态度: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,周总理真诚道歉。听取群众呼声: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,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,总理听得严肃认真。果断纠正偏差:当总理了解真相和群众呼声后,立即与毛主席通电话,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。
党群关系鱼水之情
周总理走街串巷,深入田间地头,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,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。真实的感受到那个特殊的年代,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。影片结尾周总理辞别前转身深情地望着大家,目光温暖而坚定。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
艺术源于生活,从细微处着眼。电影《周恩来的四个昼夜》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,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“照镜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,去解决“四风”问题。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,这部影片教育我们,只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,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,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