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过的稿子也不少,但是接到这个代表部室发言的通知,我却迟迟不能下笔。诚惶诚恐,因为从心里面感觉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到位,小小的进步其实也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包容下取得的。后来想了许久,就不妨当做是这两年的一次回顾,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两年走过来的路。
既然说是成长,那我想,就总有弱小的时候,由小及大,由弱变强,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。营运部作为公司成立时间最晚、人员最年轻化的一个部门,胎里带的就是经验不足,业务能力欠缺。记得我刚去营运部报到的时候,宋总让我做发言,现在想想,那时候的发言是凌乱无序的。无序,代表的是我作为一名年轻人,心里的一种茫然和方向不明。可能,那时候的营运部同事,心里也有同样的感受吧。
两年过来到现在代表部室作代表发言,我认为这都是因缘际遇的结果。读过那么多书,也看过同学、朋友的工作经历,应该说,我觉得我们很幸运。如果说没有遇见开明、包容的领导,我们的好多错误也就都会无限放大,像去年的银桥钢绞线事件、今年的锈货处理、材质单事件等等,都暴露了我们的幼小。如果说没有部门间同事的支持和包容,我想,我们的好多失误也将更显得尖锐,像今年出现项目录入材料差给采供部造成的应收催缴困难、滨储钢板余款差额等等,都暴露了我们的大意。所以,今年上台来说我们的成长,我想首先感谢这两年大家的包容,真心感谢!
如果说营运部这两年取得了一些进步,我想了想,可能有这么几点吧,供大家借鉴参考:
我记得刚来的时候,那时候能明显的感觉到一种情绪,似乎部门之间总有抱怨,都觉得是对方应该做的,觉得对方不理解。那时候,我很头疼,因为我知道,互相不理解,不支持,最后造成的必然是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于公于私都没有任何好处。所以,我们部门的历次会议和处理事件的过程中,都在强调一点,那就是互相理解,不鼓励攻击性的抱怨行为。到现在,我觉得有了很大的改观,特别是在今年,大家都能感受到互相理解、尊敬的意义,慢慢的,我听到的杂音少了。
还有一个我觉得现在做的比较好的,就是做到管理和业务的协调发展。协调,不是和谐,也不是一味的讲和气。我觉得这需要一种勇气和态度,很多人有态度,但没有勇气说出来,所以公司领导也一直在鼓励我们,要敢于发声,敢于纠偏。但我们知道,纠偏的前提是需要深入业务和管理,需要细心的观察,需要以一种益友的身份去学着帮助他人解决问题。
《论语》中,益者三友,友直,友谅,友多闻。我们也是以此作为行动指南。友直,只要是真心为了公司的管理,查缺补漏,有理有据,直言相谏,今年我们跟业务部门之间提了不少问题,我觉得,基本上都得到了采纳,比去年有了长足进步;对内,我们部门之间人员也是坦诚相待,对于经验和教训都拿出来一起分享,开诚布公,没有因私藏私。友谅,就是我们自身在多提意见的同时,也多提一些改善的办法,多去站在业务的角度上去理解一些业务的不易,不能墨守成规,像我们规定的应收账款、提单有效期、货到打款等事项,也一直是这么做的,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放宽。这里面,管理需要的是由点及面,善于总结,形成体系化、规范化,而业务更多着眼的是事件、点位本身,当然,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顺利,但我觉得通过双方努力,已经有很大的改观。友多闻,是我们部门要求自己要努力学习,总结,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,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发展形势。具体到业务经营来说,就是要给业务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。
基于此,又可以延伸到我们今年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,那就是降本增效。记得当初竞聘时,也曾有过如何理解降本增效这个考题。现在想想,理解比当初要更深刻,那时候对降本的理解,更多的是从直观上的降低财务费用、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本身去理解;但经过这两年的实践,我想,管理成本和制度成本可能是潜在的更为可怕的一种成本。具体到日常细节,比如说,调配发货,可以今天发,也可以明天发,随便几十块一吨的价差就出来了;比如,还是发货,看着行情涨可以发库里的,操作简单省心,也可以不发库存,把库存留出来以创造更大的升值空间,还比如现在在做的,可以提前报量,也可以延后报量,正常报,其实对内业管理来说更省事,没有那么多的明细错乱。所以,这一年,我们以服从降本需要为首要出发点,尽职尽责,牺牲周六日,自我管理监督,所以,才有了利润的额外获取。
刚才说到了降本,可能更多是通过管理,间接性增加利润的一种方式;另一种就是创效,今年,是我们真正把前期所学投入经营应用的一年,五六月份的那波行情,我们深受触动,做过几年的成本分析,感到每次一有大行情,我们都抓不住,甚至出现亏损,很心痛。所以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系统的跟踪起来。在公司领导和市场部同事的支持下,我们从六月份开始几乎天天都要做信息整理,分析,几乎每天睡觉前、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看一下国内外的重要指标走势,寻找关键转折点变化,思考行情的可能性,然后跟市场部人员沟通,共同拟定方案,这已经都成了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。在下半年,我们和市场部骨干在从现货、资金、市场情绪等方面各自发挥所长,形成了一个紧密依存的整体,不分你我,几乎每一次行情,不论是上涨和下跌,都能捕捉到位。然后,通过不断总结,互相指明缺点和存在不足,在下一次机会中加以强化,一点点的,整体能力都在提升,同时也增强了业务互信,发展信心。我觉得只有做到了上述几点,我们才是真正的贯彻了公司的降本增效理念,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。这也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获。
最后,我想谢谢部门的同事,上个月宋总听取汇报的时候我也曾表达过,所有取得的成绩,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,我很能理解,如果你有再好的想法,没有同事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,也无法转化成生产力。正是因为大家肯付出,肯在周日的时候加班发货,肯在报表分析上突破求新,肯在数据记录上点滴积累,肯在事务协调中无怨无悔,我们才能一起进步,服务好业务,服务好管理,服务好公司。
少说多做,行胜于言。今天的发言,工作上的成长可能说的少一点,更多的是我们的一些心理体会和成长感悟。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,也再次谢谢大家在工作上的支持!谢谢大家!